“生孩子每年发3600元”,这和普通家庭有什么关系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6:51    点击次数:168

今年七月,国家发布《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》,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育儿补贴制度。

意味着从2025年1月1日起,无论一孩、二孩、三孩,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,直至年满3周岁。

很多人掐指一算,三年里,一共领到了10800元。

也有人立马提出了不同的意见,说:“这就相当于送了个车位,然后让你买一套房。”

还有人说:“不排除教育、房子、医疗等大问题,这生育意愿是很难提升的。”

面对国家级的“催生”,不管网上是什么言论,我们自己要有社会发展趋势判断力,千万不要人云亦云。

就普通家庭而言,生孩子每年发3600元,对自己、自家有什么关系?真的不要把自己当成局外人。

图片

01

是不是孩子越少,社会发展就越好,普通家庭获利越多?如果你认为是好事,那就是短见行为。

很长一段时间,网络有一股不好的风气,认为不婚不育,是好的。

“如果生孩子是继承我的贫穷,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;富人最大的财富,不是金钱和物质,而是穷人”,这是很多人看过的网络言论。

首先,生不生孩子,是你的选择,和善良不善良,没有关系。不见得没有孩子的人,都是善良的。反而是那些有孩子的,还怕给孩子带坏榜样,会自我约束一点。

然后,很多老板,确实是靠请人工作,赚了一笔。但是富人的财富,不是穷人,而是自己的智慧。从谋生来说,穷人对富人的依赖性很大。

最后,如果一个人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考,就跟着网上的言论,顺着去想,这就是“羊群效应”。真正有头脑的人,懂得慎独,慎众。

言归正传,如果普通家庭没有孩子,或者一个大家庭里,几个兄弟姐妹成婚后,也只有一个孩子,家境是不会变好的。

第一,大家认为,不生孩子,等自己老了,就请保姆,住最好的养老院,根本不愁养老。反正,把生孩子的钱累积起来,也是一笔巨款了,养得起自己的晚年。

有没有想过,大家都不生了,或者说普通人都不生,很少生。你拿着钱,去哪里请年轻的保姆呢?

别家也只有一个孩子,肯定是先管好自家的老人。别家的老人,管不了。没有孩子的你,老了,就是别家的老人。

第二,你没有孩子,等老了,难免会被吃绝户。这肯定不是你愿意看到的一幕。

第三,如果全社会的年轻人很少了。养老的制度,也可能受到冲击。没有人缴纳养老保险金,而你的退休金,就不可能太好拿了。

所以说,我们要理性,长期地看问题,对自己的余生,家庭进行妥善规划。

图片

02

普通家庭生孩子,在现有的社会制度之下,其实很多焦虑,都是多余的。

可以肯定地说,以后养大一个孩子,越来越容易。

虽然这次给予的育儿补贴不多,三年也就是一万多一点。但是我们综合各种育儿利好制度,就明白了。

新生儿出生的医疗保障措施,幼儿园学费减免制度,九年义务教育,大学生就业补贴,大学生到异地就业的驿站建设......这一系列的好事,已经有了。

还有很多地方,探讨十二年义务教育,人才挽留计划等。

普通家庭认为的三座大山:教育,医疗,房子。其实已经不存在了,只是我们的惯性思维,还没有停下来。

就近几年来说,孩子上学的条件,很宽松了。一些跟随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,也能在打工地上学,还是公办的。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,对孩子上学,还有健康、伙食贴补;很多地方,职高是免费的。

不管孩子能否考上高中,其实读书的上升通道,早就打开了。职高学生,也可以上大学;普通大学,也可以专升本。所谓的中考分流,其实是去不同的学校而已,孩子要提升,随时都可以。

房子,就是普通家庭,也多半有一套了。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孩子,根本不存在买房的压力,完全可以住一起。

如果一对小夫妻,双方都是独生子女,那一开始就继承了几套房子。

戒掉攀比心,改变婚姻观念之后,买房就不是普通家庭的刚需了。

医疗,很多人还停留在过去十几年。并没有看到医疗的科技化发展。

如果是职工医疗,就算一场病花了十几万,而自己真正掏出来的钱,大概是一两万。不要被网上说的大病一场,一切清零之类的说法,迷惑了。

我们往后看二十年。如果你家不生孩子,而别家抓住政策的风口,生了孩子。那么有孩子、没孩子的家庭的区别,就越来越大。

“生孩子每年发3600元”,是一个信号,也是一根杠杠,会撬动很多人的积极性。你处于消极状态,不等于别人和你一样。

图片

03

古时候,有一个哲学家被国王判了刑。

他请求缓刑,再给他两年自由时间。

国王说:“如果你两年后,让马说话了,就可以缓刑。”

哲学家答应了。

周围的人很奇怪,这哲学家要是办不到,要被问斩的,这是欺君之罪啊。

哲学家却很坦然地说:“马会不会说话不要急,关键是两年里有很多可能。可能国王过世,事情不了了之;可能我过世了,无法追究责任;可能国王改变主意,不计较了......”

这就是“长尾思维”——往后看多年,万事都有可能。多年后,一件事让一个普通家庭变好了,那么家庭的一切都会办好。

我们怕的不是生孩子,养不起孩子,而是“悲观的思维”。

我们不要总是用昨天的思维,思考明天的事;要用明天的思维,思考今天的事。

决定一个社会变化的,是趋势。

决定你一生的,是趋势判断力。

作者:布衣粗食。
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